夏日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城市中,电影院依旧亮如白昼。2025年的暑期档,已悄然走过大半,票房与人气如同一枚急速旋转的陀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截止到7月31日下午三点,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的总票房(包括预售)已经突破了59亿元。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暑期档的整体走势稳定,《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和《长安的荔枝》几部作品都展示了强劲的势头,整个档期的市场表现令人振奋。”
回望今年的暑期档电影,可以说类型丰富,种类繁多,涵盖了喜剧、悬疑、动画、历史、奇幻等十余种风格,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从这些影片的上映来看,我们也能看到电影市场的变化与创新。其中,尤其以历史题材电影最为引人注目,像《南京照相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部电影自7月25日公映以来,不仅票房攀升迅速,还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成为暑期档中的佼佼者,稳稳地占据了票房榜首的位置。
饶曙光指出,《南京照相馆》能够获得如此的热度,主要得益于它突破了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更多地聚焦于普通人的选择与命运。在影片的制作、故事的铺陈和演员的表演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因此,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整体评价较为积极。这也印证了如今电影创作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上、庞大宏观的历史叙事,而是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与细腻描绘,真正做到了艺术与人性的融合。
更有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东极岛》也值得关注。该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影片主创团队通过水下实拍与海洋特效相结合,用镜头展现了小人物的英雄主义情怀。影片对历史事件的呈现,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中的正义气节。饶曙光认为,创作历史题材电影,除了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规律,更要敢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挣扎与痛苦,打破传统英雄主义的模板,让普通人在历史浪潮中真实显现。
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亦值得一提。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形式的融合已成为动画电影创作的重要方向。今年暑期档中的《聊斋:兰若寺》便通过多种美术风格重新诠释经典志怪故事,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创新的表现手法,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影片中的“崂山道士”篇通过毛毡风格的动画呈现,而“鲁公女”篇则将单帧画面渲染的时间长达220小时,堪称艺术的结晶,被观众誉为“每一帧都是壁纸”。
另外,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也延续了第一部的治愈系画风,兼具了视觉效果和情感深度的双重升级。该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进行多重突破,原画数从第一部的7万张增至20万张,还通过更加生动的角色塑造与精彩的战斗场面,呈现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层次,深深吸引了大批动漫迷的关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7分,这也证明了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动画电影的前景,饶曙光表达了自己的乐观态度。他指出,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在叙事上更加灵活多变,能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呈现出独特的创作语言。国内的动画电影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到了暑期档的下半场,电影市场依旧充满了期待。数据显示,7月21日至27日这一周,单周票房突破了11.88亿元,创下了近五个月以来的新高,周末的上座率也提升了8.86%。与往年注重明星阵容和特效大片不同,现代的观影群体更看重的是扎实的故事与真实的人物情感,这使得整个暑期档迎来了更多优质影片的集中爆发。
《长安的荔枝》和《戏台》等影片,被不少观众看作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拓展,这些影片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代语境进行了结合,在让观众笑中带泪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饶曙光对此表示,中国电影的未来需要更多类型和更多样化的作品,需要探索新的题材和创作路径,让电影作品更加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激发更多的情感共鸣。
随着暑期档的接近尾声,仍有多部待映影片等待着观众的关注。如《山河为证》《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