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利津县津苑社区活动室里,一堂“0至3岁家庭教育公益课”正在进行。居民李女士和爱人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交流。就在几周前,这对新手父母还因育儿分歧争执不下,社区妇联执委走访发现后,推荐他们走进了这个课堂。“老师讲得在理,我俩都学到了方法,现在能心平气和地商量了。”李女士的笑容里透着释然。
源头预防,“善察”风险于未萌。利津县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婚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机制和实施意见,将婚调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推动各类调解深度融合,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治理格局。同时,利津县将婚姻家庭纠纷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全域排查体系,通过“日常排查+集中排查”双轨制,依托多种渠道动态收集矛盾线索,并针对特殊群体和矛盾高发期开展集中排查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利津县累计排查风险隐患215起,做到了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此外,利津县还打造“津生有你”服务品牌,实施“幸福+”全链条陪伴项目,针对单身群体、新婚夫妻以及婚后家庭开展各类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公益活动225场,服务夫妻5800余对,从源头减少矛盾产生。
多元调解,“善调”矛盾于初起。利津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与婚姻登记处合署办公,实行专职调解员常驻与婚调志愿者轮值制度,为离婚夫妻提供调适辅导。推动多部门联动,联合法院打造家事审判品牌,联合司法局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2338维权中心入驻综治中心,实现维权服务与基层治理无缝对接。利津县还积极激活社会资源,招募180余名专业志愿者组建服务队伍,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调解员专业能力。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实行分类处置闭环化解,创新“调解+赋能”模式,防止纠纷复发。
巩固提升,“善融”和谐于长久。利津县建立调解案件定期回访机制和案例分析会,编制《家事调解指引手册》,提升调解模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推进“家规家训进社区”项目,举办家庭文化节等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减少育儿分歧引发的婚姻矛盾。深化精准帮扶举措,打造“巾帼共富工坊”开展技能培训,带动妇女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引发的矛盾,并建立多部门联动救助机制,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和救助。
通过全链条调解模型的实施,利津县取得了显著成效,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44%提升至2024年的65%,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获评全省“十佳最美婚姻辅导服务组织”,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累计已有5000余个家庭在“善解人意”品牌的助力下改善关系,重拾和睦。家庭“小细胞”的和谐稳定,为利津县的社会治理夯实了坚实基础,生动诠释了“家和万事兴”的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