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妇产科主任坠楼,家属称其曾遭三个账号网暴,网暴者该担何责?
河南周口一名妇产科主任近日坠楼身亡,其家属悲痛控诉,她生前曾遭三个抖音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络暴力。网暴源于三起无理医疗纠纷,家属无理取闹,恶意诋毁其专业声誉。专家指出,网暴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但需证明网暴与自杀的因果关系。
悲剧始末:主任坠楼与网暴指控
2025年8月初,河南周口一名妇产科主任邵医生坠楼身亡,引发社会震惊。家属张先生表示,邵医生生前遭遇三个抖音账号长达7个多月的网络暴力,内容包括恶意诋毁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网暴行为导致邵医生精神压力巨大,最终以自杀方式自证清白。据家属描述,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家属不满医疗结果,转而通过社交媒体散布虚假信息。司法调查正在进行中,但初步结论显示,邵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尽职尽责,未存在失误。
网暴源头:三起无理医疗纠纷
网暴的导火索是三起医疗纠纷事件,家属无理取闹,转而发动网络攻击。第一起纠纷中,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邵医生明确告知手术风险,家属签署同意书后,手术成功保住产妇生命并产下一名女婴。但事后,家属声称“娶媳妇花费50多万,如今生下女孩,产妇子宫又被切除,觉得家里绝后了”,要求赔偿100万。司法鉴定专家初步结论是此事与妇产科无关,但家属持续在抖音发布作品网暴邵医生。
第二起纠纷涉及一名生三胎的产妇,胎儿较大。邵医生多次沟通建议剖腹产,告知顺产风险,但夫妻执意顺产并签署同意书。结果产妇子宫破裂,胎儿窒息死亡,产妇经抢救生还。家属未走法律程序,直接跑到抖音发视频攻击邵医生。第三起纠纷发生在两年前,一名新生儿出生两天后因缺氧送ICU抢救治愈出院,两年后被确诊脑瘫。家属未做医疗鉴定,便认定是医生失误,在网络上散布不实言论。这三起事件中,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却无理闹事,将医疗风险归咎于医生。
法律责任:民事与刑事双轨制
网暴者需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依据《民法典》规定,网暴者侵害邵医生名誉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方面,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网暴者发布不实言论,恶意诋毁邵医生专业能力,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构成名誉侵权。家属有权要求网暴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例如,要求网暴者在侵权平台公开道歉,赔偿因名誉受损带来的经济损失。隐私权方面,若网暴者通过“人肉搜索”获取并公开邵医生隐私信息,还构成隐私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需根据侵权人过错程度、情节和后果综合确定。
刑事责任方面,网暴者可能涉嫌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诽谤罪依据《刑法》及“两高一部”意见,在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网暴者编造邵医生医疗失误虚假事实,广泛传播导致其社会评价严重降低,甚至自杀,则涉嫌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依据《刑法》规定,利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网暴者长期辱骂、恶意诋毁邵医生,严重扰乱其生活秩序和网络公共秩序,也可能被认定此罪,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此外,行政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网暴者可能被处五日以上拘留并罚款。
司法难点:证明因果关系挑战
网暴与自杀的因果关系证明是法律追责的关键难点。实践中,必须证明网暴行为直接导致自杀结果,例如通过遗书、聊天记录等证据显示被害人因网暴产生自杀意图。若无法证明直接关联,可能无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邵医生作为精神正常的完全责任能力人,网暴者若长期威胁、怂恿自杀,可能构成教唆自杀。若施暴者将被害人当成犯罪工具,精神控制强度等同于直接杀人,可涉嫌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但根据刑法不同学说,需严格证明网暴行为(如侮辱、诽谤)与死亡因果链,否则可能仅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诬告陷害罪处理,最高判七年有期徒刑。证明责任在受害者家属,需提供强证据如社交媒体轨迹,否则法院难以支持。
社会反思:遏制网络暴力刻不容缓
这起事件凸显网络暴力的毁灭性后果。医生职业本应受尊重,但无理医闹通过社交媒体施压,将个人不满转化为公共攻击。资料显示,大部分医生尽职尽责,但无法100%保证治愈结果。患者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应承担决策风险而非转嫁责任。网暴不仅破坏个体生活,还扰乱社会秩序,呼吁公众增强法律意识,遇纠纷走正规渠道。司法机关应加强调查,严惩网暴者,以儆效尤。同时,社会需反思网络生态,倡导理性讨论,避免悲剧重演。
邵医生的坠楼是一面镜子,照见网络暴力的狰狞面目。网暴者不能逍遥法外,法律必须亮剑,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只有严惩违法者,才能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守护每一个敬业者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