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赛道,更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将标准化作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建机制、强支撑、促协同,有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标准为基,构建智能制造新框架。我市将标准建设作为智能制造的“先手棋”,以加快产业全流程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迈向系统升级。今年5月,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泰开互感器等5家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国家级标准应用试点成功获批,该项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建立以《智能工厂 通用技术要求》(GB/T 41255-2022)等国家标准为核心、配套应用19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集合的“标准群”,实现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控。这种“核心标准+配套标准”的模式,为智能工厂搭建起标准化框架,推动了前沿技术在生产场景中精准落地。
创新引领,激发标准转化新动能。我市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标准实施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了创新成果标准转化。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承担建设液态食品智能化绿色酿造国家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中,坚持科技创新与标准化联动发展,围绕绿色酿造、工艺优化、品质提升等关键领域开展重点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9项,将自主研发的绿色酿造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填补了液态食品智能装备行业标准空白,为推动全行业向低碳环保高效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实现了“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市场领跑”的升级路径。
协同推进,打造产业升级新生态。我市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协同”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标准帮扶,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标准研制,构建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国家级土工合成材料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过程中,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机构,构建涵盖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标准体系,经系统应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4.22%,研发周期缩短33.02%,库容利用率提高60%以上,运营成本显著降低。同时,企业积极投身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年会,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升级,彰显了标准赋能产业升级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