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昔日“黄金战队”鹏华基金,站在十字路口
2025-08-11 21:39

图片


昔日的“黄金战队”鹏华基金,正深陷转型阵痛的十字路口。

近日鹏华基金在养老FOF领域推出本土化“下滑曲线”机制,并于7月28日申请接口自动化专利试图提升技术效能,这家曾经的“老十家”基金巨头正在努力变革。

着急转型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结构性危机。

一方面是固收军团11只债基横扫银河TOP10榜单,一方面是权益产品超70只长期亏损、蒋鑫、梁浩等4位副总级基金经理巨亏20%+,鹏华基金业绩正上演一幅撕裂的图景。

当下,曾经遗留“造星”路径正反噬鹏华基金的信任根基。

王宗合、梁浩等顶流崩塌后,鹏华再陷押注式投资漩涡。例如闫思倩以“霰弹枪策略”押注人形机器人,单季调仓6只重仓股,却录得-6.72%超额负收益,百亿规模背后是93亿份的C类份额短线资金快进快出。这与证监会“强化业绩基准约束”的要求背道而驰,更暴露对流量规模的路径依赖。

鹏华基金还面临着团队人才断层的问题。

蒋鑫、包兵华等老将因业绩塌方卸任后,公司启用零投资经验的研究员接管产品,投研青黄不接显露无遗。尽管年内58只产品增聘基金经理、量化人才向债基渗透,但“菜鸟掌舵”与“明星出走”的叠加,折射出团队化建设的迟滞。

困局中的鹏华并非毫无作为。从FOF“战略+战术”双轮资产配置体系的搭建,到增聘科技领域基金经理补位权益短板,其变革逻辑渐显。

然而,当“黄金战队”的光环褪至行业第12名,能否以刮骨之勇打破“规模至上”的惯性,将决定这场老牌巨头的存续之战。

鹏华基金的挣扎与突围,恰是公募行业在费率改革、去明星化浪潮中寻找生存密码的残酷缩影。

鹏华基金在公募基金行业曾占据重要地位。

在权益投资领域,曾经也打造出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产品与基金经理,像金笑非管理的鹏华医药科技A,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5年7月29日,近3年涨幅为78.68%,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为2/752。

图片截图来自天天基金网

在固收投资方面,鹏华基金更是实力强劲。据银河证券《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排行榜》,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基金固收团队旗下有11只债基跻身同类TOP10,覆盖多个时间维度。其中鹏华丰禄债券、鹏华丰融定期开放债券等4只产品在各自类别中拔得头筹。

截至2024上半年,鹏华固收共管理的固收类资产规模超9,800亿元,公募债基和公募货基的规模排名均跻身同业前十。

但如今鹏华基金的业绩表现辉煌不如往日,权益投资和固收投资产品业绩犹如一幅两极分化的图景。

在权益投资领域,部分基金经理的操作可谓是“灾难级”。

包兵华管理鹏华研究驱动混合时,风格激进,存在追涨杀跌现象。2022年三季度疯狂追高锂电、光伏,次年一季度又匆忙切换至人形机器人概念,结果导致产品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35%。包兵华管理的基金规模大幅缩水超80%,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仅余27.10亿。

同样,权益投资二部副总蒋鑫管理的鹏华优选成长混合A和C,截至2025年6月30日,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分别为-29.38%、-31.87%。规模从60亿降至20亿;“白马股女神”陈璇淼管理的鹏华远见回报三年持有期产品,截至7月29日,成立以来亏损26.28.%,规模腰斩。

基金经理在管基金的糟糕的业绩表现,使得投资者纷纷撤离。

研报,2024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存量基金净赎回率(净赎回份额/主动偏股型基金总份额)的中位数为5.56%,而鹏华基金权益类基金净赎回率高达8.7%,远高于行业均值,投资者对其权益投资能力的信心正加速消散。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鹏华基金在固收业务方面成绩斐然。

截至2025年6月30日,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从纯债到“固收+”,再到债券指数基金,鹏华旗下债基全线飘红。

在近1年、2年、5年、7年的固收类基金绝对收益排名中,鹏华基金在大型公司中分别位居第6、10、10、7。

近5年有18只债基业绩超20%(份额分开统计),其中15只产品位居同类前1/3;近3年有30只业绩超10%(份额分开统计),19只位居同类前1/3;近1年有48只债基净值增长率超4%(份额分开统计),31只位居同类前1/3。

例如鹏华中证银行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在2025年第二季度,A类和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均超11%,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然而,固收业务的高光并不能完全掩盖权益投资的黯淡,这种业绩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鹏华基金的整体发展。

鹏华基金在业绩呈现两极分化的同时,其市场布局策略也饱受诟病,尤其是对“造星”的热衷,一度成为业内热议焦点。

在过去几年的公募圈“造星潮”中,鹏华基金可谓深陷其中,不遗余力地打造明星基金经理,试图以此吸引大量资金,扩大市场份额。

比如今年大热的凭借重仓泡泡玛特走红的谢添元,鹏华基金捧起为新消费领航员,主动为其“曝光打call”。

图片截图来自鹏华基金公众号

鹏华基金在市场布局上,一直存在过度依赖少数明星基金经理和热门产品的问题。

在2020年的“基金造星潮”中,鹏华基金大力打造王宗合这一明星基金经理,其管理规模一度超520亿。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单日募集超1300亿,成为鹏华基金顶流,风光无限。

但随后王宗合投资策略出现严重偏差,在管理大规模资金时追涨杀跌,如其管理的鹏华消费优选在消费股投资上,2021年高位重仓等股票。随着金龙鱼股价从2021年1月高点145元跌至2023年8月的36元(跌幅75%),产品净值腰斩(回撤超50%),最终鹏华基金不得不暂停部分产品申购以控制局面。2023年之后王宗合也陆续卸任多只基金,目前无在管产品。

这种过度依赖单一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产品的模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冲击,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在创新业务布局方面,鹏华基金虽有动作,但步伐相对缓慢。

如在领域,尽管鹏华基金在6月18日上报了首批科创债ETF,并于7月7日正式发行科创债ETF鹏华。然而,与行业内一些竞争对手相比,其在ETF产品的创新和发行速度上存在差距。

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已经在多种创新型ETF产品上取得先发优势,抢占了市场份额。例如华夏基金作为ETF领域的开拓者,2024年9月,其ETF规模单月增长超1500亿元,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市场占比超17%。

鹏华基金在创新业务上的滞后,使其难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市场布局的失衡与创新的滞后,背后折射出的是鹏华基金在人才梯队建设与管理上的深层问题。

无论是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造星模式”难以为继,还是创新业务因人才储备不足而进展缓慢,都暴露出公司在基金经理团队稳定性与专业性上的短板,“人才之殇”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又一关键瓶颈。

近年来,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变动频繁,这对公司的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025年6月5日,鹏华研究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包兵华因“公司工作安排”离任。

包兵华管理期间,基金业绩一塌糊涂,规模大幅缩水。以鹏华研究驱动混合为例,在其单独管理的4年时间里,亏损幅度达33.69%,他管理的鹏华成长智选A任职回报亏损18.69%,鹏华股息精选亏损33%。从规模变化来看,包兵华接手鹏华研究驱动时规模为4700万,虽一度提升至8900万,但自2022年三季度起规模出现坠崖式缩水,截至目前仅剩3200万,2年半时间缩水64%,较接手时也缩水了30%。

令人惊讶的是,接任者竟是毫无投资经验的研究员姜灿慧。尽管其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可过往仅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等职,在此次任职前,并无独立管理公募基金的经验。2025年6月5日姜灿慧首次担任基金经理,接手鹏华研究驱动混合这只基金。

规模缩水后,启用毫无经验的新人接任,引发市场广泛质疑,被认为是公司在人才任用机制上的混乱表现。

今年以来,鹏华基金人事调动频繁。5月17日,鹏华弘尚混合A基金经理刘涛因公司工作安排离任,由罗佳管理。

更早之前,1月14日,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苏俊杰突然离任,其管理的鹏华量化先锋混合年内净值下跌12.5%,规模缩水至不足5亿元。

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替,会让公司基金的投资策略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新上任的基金经理需要时间去适应基金的投资风格和市场环境,这期间基金业绩往往会受到影响。

频繁的人事变动也会破坏鹏华基金投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导致优秀人才流失,进一步削弱公司的投研实力,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对诸多困境,鹏华基金并非毫无作为。

在投研体系方面,公司深刻意识到需要适应市场新环境、时代新趋势,努力打造持续迭代、不断进化的投研文化。通过内部培养及人才引进,积极建设更全面的投研人才梯队,试图提升投研实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在产品布局上,从清晰的投资风格和行业风格出发,进行多元化产品布局,满足不同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例如在新消费领域,鹏华基金动作频频,据鹏华基金官方公告,6月9日,其正式发行港股消费50ETF,由熟稔消费领域的基金经理张羽翔担纲。该指数紧密跟踪“高纯度”新消费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该在成分股选择,“悦己型消费”(如潮玩、医美)、“体验型消费”(像线下娱乐、茶饮)等成分股占比超40%,与传统消费指数差异显著,

同时,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谢添元在新消费产业链进行深度投研实践,主被动融合下的新消费产品布局,展现了公司在产品创新上的努力。

然而,这些变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

投研体系的变革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积累,新的投研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人才引进和培养也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

产品布局的多元化也面临市场接受度的考验,新的产品能否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鹏华基金需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才能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这无疑给公司的变革与转型带来了巨大压力。

鹏华基金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业绩困境、市场布局问题以及人才不稳定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对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

尽管公司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变革与转型之路,但要真正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投研体系建设、市场布局优化、人才队伍稳定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克服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在未来的发展中,鹏华基金能否成功破局,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最新文章
CNNIC报告:生成式AI产品用户规模达2.49亿人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报告》),揭示了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在网民规模、互联网应用等多个方面取得
女子社交账号内容被盗用数年遭仿冒网恋
央视近日报道,云南文山任女士遭遇身份盗用事件,其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的照片、视频及生活轨迹被安徽黄山女子李某玲持续盗用长达数年。今年8月,一名网友通过抖音联系任女士,称其丈夫与一个冒用任女士身份的账号网恋五年,导致婚姻
回顾Uniswap历代版本更迭:从V1到Unichain,是如何影响区块链的?
作者:YBB Capital Researcher Zeke对于Web3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历史时刻有三个:比特币开创去中心化系统区块链,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给了区块链支付以外的想象,UNI将金融特权下放奏响区块链黄金时代的号角。从V1到V4,从UNI X到UNI Chain,
股市“杀猪盘”上演!女孩用山寨炒股软件被骗数十万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编辑 | 子衿“勿信嘘寒问暖,勿信天上掉馅饼,勿下载别人发来的链接。”回忆起最近经历的炒股“杀猪盘”,王缘(化名)发出感慨。大概一个月前,她在社交平台认识了男子李某。李某每天
从展台逐步走向现实——重庆梁平区低空经济产业扫描
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皮拉图斯PC—12飞机平稳降落在重庆梁平机场。短暂停留约50分钟后,飞机搭载乘客再次腾空,飞往数百公里之外的重庆黔江机场……“类似梁平往返黔江、武隆等地的短途通航航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兼具旅行、观光等综
520·爱上贵州茶!跨界“破圈”对话赋能“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五月的北京春风未尽,夏意初临。在草木葱茏,百花飘香的美好时节里,贵州省茶叶协会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干净黔茶・全球共享——520·爱上贵州茶创新传播恳谈会”在京举行。活动现场群贤毕至 共启黔茶新篇章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慕
翁玉:遵循“自然法则” 茶叶“未制先订”
翁玉:遵循“自然法则” 茶叶“未制先订”在剑斗镇剑斗村,有一位与铁观音相伴半生的女茶人翁玉。从8岁开始接触茶叶,到如今成为当地知名的制茶师,她用四十余年的光阴诠释着对铁观音的执着与热爱。“开汤就能闻到扑鼻的兰花香,喝完更是唇
玩水/景区门票4折起!杭州7月21-25日特惠推荐!
美妙的周末终于来临休息天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本周特惠门票来啦!玩水/宋城/景区……多处门票4折起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杭州森泊水乐园summer is coming森泊水乐园主要由室内和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室内水乐园占地9200平方米,是一座摆脱四季晴
比特币回升至8.2万美元上方,市场反弹还是反转?
全球的金融市场,都被一个人玩弄于鼓掌之间。随着特朗普掀起的全球关税之战愈演愈烈,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也正在提升。当地时间3月10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重挫。道琼斯工业指数跌 2.08%,收跌近 900 点;纳斯达
工商联调研体检机构 共探企业健康管理新路径 —— 蒙自市工商联赴红河美年座谈
为落实 “健康中国” 战略、优化民企健康服务,6 月 30 日,蒙自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林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杜映萱带队赴红河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调研,红河美年常务副总王桥率班子接待。双方围绕企业员工健康管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