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点锐评
1.政治局会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解读】认为,“适时加力”这一表述,或更多是针对经济运行超预期走弱情形下的政策储备。展望三季度,财政政策或聚焦发挥已出台的财政政策工具效力,如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督导,以配合政府债券的加快发行和使用。展望全年,财政收入存在低于预算目标的可能,若四季度经济超预期走弱,或出台增量财政政策,如提前下达明年部分政府债额度或者通过特定机构利润上缴等方式,以补足年内财政收支缺口。
二、权益市场
1. 中信证券:牛市趋势不变
中信证券刘春彤指出,8月往往是外部扰动频发的月份,短期涨幅较大的板块或出现波动。但我们认为牛市趋势不会改变,短期调整有利于慢牛行稳致远,这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目标导向之一。当前,流动性增量特征显著,中报季尚未收官,预计板块轮动加快。建议投资者淡化宏观扰动,保持行业聚焦,关注绩优个股,避免频繁恐高交易。
2. :市场风格或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中泰证券徐驰等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定,同时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与内需潜力激发的并举。市场风格或将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政策与资金面的持续改善对市场形成支撑,尤其是AI、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和券商、港股红利等标的。
3. :反内卷政策提升A股盈利潜力
申万宏源傅静涛等指出,反内卷政策有望通过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逐步提升A股盈利能力。短期推动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板块的结构性行情;中期强化2026年A股盈利拐点的可见度;长期通过“体系出海”赋予产能趋势性改善逻辑。该研究创新性地将政策影响分为短中长三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框架。
三、行业研究
1. 华创证券:AI算力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华创证券姚佩等指出,AI驱动下,产业链资源集中整合不断加强,高阶PCB需求激增,伴随上游CCL、电子布和铜箔等领域价值提升。重点推荐国内PCB扩产核心企业及相关行业供应链龙头机会。
2. 华泰柏瑞基金:建议关注消费、顺周期及自主可控方向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近期市场聚焦于高景气板块,如光模块、创新药及电路板等,涨幅明显,行业吸引力增强。然而,美联储鹰派表态导致美元指数走强,全球风险偏好有所收敛,需关注政策驱动与海外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建议关注消费、顺周期及自主可控方向。
3. 汇添富基金张韡:创新药或处于行情初期阶段
汇添富基金张韡表示,短期的波动难以预测,但拉长期限看,目前整体看创新药核心标的底部至今可能只走到 1/5 至1/4 左右的位置, 由于医药行业的学习成本较高,目前许多产品尚未被充分定价,市场可能会经历一边学习,一边投资的过程,如果不出现急速上涨的泡沫化行情,未来2-3年或仍有长期投资机会。当前位置选股或更为重要,一些末端标的已出现泡沫化现象,自己也已进行了相应的调仓。
四、宏观与固收
1. :美国就业数据表明经济显现进一步走弱
华泰证券易峘称,美国7月非农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反映就业市场明显降温;预计三季度关税影响或继续施压就业市场,劳动参与率下跌或将对失业率有所缓冲。维持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判断,主张企业关注劳动市场变化调整运营策略,同时考虑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
2. :增值税调整对债券要求回报率或略有提升
招商证券张伟表示,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税率6%。对债市的影响有限,增值税是税收小头,实际影响偏弱。在增量适用前提下,可能推动新老券利差扩大。银行、保险受影响大于基金等资管机构,债券要求回报率或略有提升。
3. 博时基金:债市调整提供介入机会基础
博时基金吕瑞君认为,近期反内卷改革预期下股票和商品表现较好,并对债券市场形成一定扰动,近期市场调整反而是介入机会。预计宏观政策可能继续放松以支撑经济,尤其是货币政策放松可能加快,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偏高水平,央行或继续推动名义利率下降,更多降准降息值得期待。
五、资产配置
1. :反内卷利好中游和周期类板块
广发证券8月资产配置策略报告指出,国内反内卷政策成为改善盈利预期的新动力,国内和海外资金流入持续提升市场中枢,下半年市场有望突破去年三季度以来的箱体区间。宽松流动性环境和产业逻辑印证对成长风格超额有利,反内卷推进利好中游和周期类板块。港股恒指估值来到较高位置,以及南向净流入动能减弱。预计仍是结构性行情为主,关注红利、互联网等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