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已经接近全行业亏损
网易新闻: 您刚刚也说市场走向碍于存量房的巨大压力而难以抬头,对于存量房,是不是只有降价一条路可以走?
卢铿: 这牵涉到房地产行业或企业成本结构的问题了。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主要结构包括土地成本、拆迁成本、建材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这几大成本现在都没有向下走的意思,而且很多成本还在向上走,开发商拿到的土地很多都是在不理性的市场中拿到的不理性地价,所以现在很多开发商进入到一种“高成本”的状态,而房子又没有快速(销售)掉,这时的财务成本又增加了,因为大部分还是依靠信贷资金,所以房价向下降的空间有限。
我感觉从全行业来看,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了全行业微利时代,应该说已经接近全行业亏损状态了。
网易新闻: 您可不可以用一个具体楼盘来给我们讲解一下三块主要的成本,大家关注的地价、建设费、还有拆迁成本。
卢铿: 比如 中国很多城市的房价平均在三千到四千元每平米的状态,包括很多省会级城市,往往它的土地成本就在每平米一千元左右,建设成本一千多元,(建设成本)再加上税费就将近两千元了,所以现在中国已经有若干个大城市出现开发商没钱赚的状态。
现在这种城市是很多的,这个城市可能蛮大的,土地供应量非常大,但开发商的成本下不来,当地的购买力还上不去。如果当地购买力上得去的话,均价不会是三千多了。
在一些特殊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还有一部分开发商在过去储备低价土地时获得了比较大的利润空间。往往在一线城市里生存比较好的是一些大公司,但他们的生存空间也有限,因为大公司在去年、前年都拿到了一些高成本土地,这时他的财务负担会吃掉它的很多利润。
应该说,现在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总体生存条件都是不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