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度向中国提出10亿美元的天价敲诈要求,甚至为中国飞机的过境找借口不让通行。然而,当他们急需帮助时,又主动找上了中国。这让与土耳其打交道时,真的要多加小心。
1999年7月,瓦良格号从乌克兰港口出发,驶向中国。刚一顺利通过黑海,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当局却以《蒙特勒公约》为由,直接扣留了船只。理由是,瓦良格号体积庞大,且没有足够动力,只能靠拖船来航行。土耳其方面称,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导致航道堵塞,进而影响其他船只通行,甚至会对附近的桥梁和岸边设施造成损害,因此决定扣留这艘船。
表面上看,土耳其的理由合情合理,似乎是在严格执行国际公约,但实际上,他们的言辞背后隐藏着强烈的敲诈动机。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土耳其方面提出了超过20条条件,包括要求中国支付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并要求提供由国际保险公司担保的书面保证。此外,土耳其还提出要求中国与其进行军事技术转让、技术交流等,并要求中国每年开放200万人次的旅游入境。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来看,土耳其这种要求简直不切实际。甚至有传言称,土耳其方面还要求支付所谓的精神损失费,理由是担心瓦良格号过境会引发当地居民的不安情绪。
最终,在希腊的斡旋下,经过一番博弈,中国最终同意了土耳其的一些要求,瓦良格号才得以于2001年8月顺利放行。然而,土耳其对中国的刁难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愈加变本加厉。
进入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中国凭借强大的医疗产品生产能力,成为了全球抗疫的重要支柱。而这引起了土耳其方面的极大关注。2020年5月13日,一架满载36吨医疗物资的中国运输飞机,计划经由土耳其领空飞往塞浦路斯。然而,土耳其却以“中国飞机通过领空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单方面拒绝了这架飞机的过境申请。这一举动迫使飞机改道,经莫斯科转机后才将物资送达塞浦路斯。
土耳其的这一做法无疑激怒了塞浦路斯政府。长期以来,土耳其支持塞浦路斯境内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这次中国飞机的过境遭遇无理阻拦,给塞浦路斯政府带来了极大的不满。然而,土耳其的行为不仅是对塞浦路斯的挑衅,更是对中国的一种公开侮辱。
除了在疫情物资运输方面的恶意刁难,土耳其还在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中屡次设障。2024年,土耳其决定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加征40%的额外关税,并要求比亚迪等企业在土建厂时必须转让核心技术。2025年,土耳其在与中国合作进行稀土开采的谈判中,要求中国无条件转让分离萃取技术,并交出稀土加工的核心环节。在中国拒绝后,土耳其以环保标准为由拖延项目审批,试图逼迫中国让步。然而,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全球约83%的专利,土耳其即使拥有资源,也仍需依赖中国的技术支持,因此这一“资源牌”并未奏效。
然而,正如古话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对中国进行过种种刁难的土耳其,如今因经济困境开始寻求中国的帮助。土耳其近年来经济逐渐下滑,甚至接近衰退。据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发布的《土耳其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概况》显示,2025年初土耳其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飙升,失业率也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乏力,农业和工业均出现下滑,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急需通过引入外资与技术来促进经济复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中国,成了土耳其眼中的“救命稻草”。
《土耳其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概况》还透露,土耳其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方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了吸引中国投资,土耳其高层频频访问中国,努力改善营商环境,降低税收,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进程。土耳其政府甚至在公开场合大肆吹捧中国,表示要积极配合中国的发展战略。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表面上的友好行为,其实都源自土耳其急需中国的经济支持。当中国经济较为薄弱时,土耳其能够“狮子大开口”进行敲诈;而在中国实力增强的今天,土耳其则变得“能屈能伸”,频频主动示好,求得合作。因此,中国与土耳其的交往中,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防范土耳其过去的种种“前科”无疑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