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琴岛论见|发展专精特新,青岛让“小”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增添“大”能量
2025-08-12IP属地 湖北1

一只小小的蟹壳,蕴藏着救死扶伤的医用密码。在青岛,博益特这家生物材料企业深耕海洋科技领域,将看似不起眼的“厨余产品”雪蟹壳转化为守护健康的高科技医用材料。创立十余年来,凭借在该领域深度钻研的工匠精神,企业一举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于“专”处做文章,在“精”处下功夫,博益特的发展历程,正是青岛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码的缩影。

近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公布《2025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共有1363家企业上榜,相较去年的848家增长60%。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3家。其中,隐形独角兽企业54家、独角兽企业17家,这两类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五、北方城市第二。45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山东民营企业200强,高居全省第一位。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不仅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动创业创新的关键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小块头”,却正在迸发“大能量”。这些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也是青岛大力扶持民企发展取得的丰厚成果。

8月1日,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举行,《市民营经济局落实“四稳”部署 攻坚下半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下半年,青岛市民营经济系统将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目标任务,实施“5+1”专项行动,从多个领域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入手,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金融扶持方面,青岛市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优化拓展全市统一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青融通”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平台已累计助力10799家企业获得贷款2006.8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五成。

在技术创新扶持方面,青岛市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新”融合发展,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库,开展免费诊断咨询和专属产品服务,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常态化行动。截至目前,青岛已举办9场专场对接活动,落地9个签约项目,预计下半年还将举办不少于10次的对接活动,打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政企互动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青岛正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目前,青岛已推动796家企业纳入改造范围,其中238家通过验收并获得3373.7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在智能装备领域,青岛海克斯康刚刚入选首批“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链主企业。当下,海克斯康以当选“链主”为契机,将拥有的108类、253款工业软件全部云化部署,打造了AI+工业软件生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轻量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眼下,青岛正走出一条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为核心,以金融扶持为支撑,以政策服务为保障,构建起企业—链条—政府的“青岛模式”,让专精特新“小”企业孕育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能量。

本文作者:陈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