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我市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二场
2025-08-26IP属地 湖北0

8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尉彬彬,山东汉德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王兢克,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凤伟,介绍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并回答记者提问。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65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793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84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王清海

东营风光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省重要的风电、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市新能源产业现有规上企业57家,2024年实现营收223亿元。东营的新能源产业链主要包括锂电、风电、氢能、光伏4个细分链条。

锂电领域,主要产品有电解液、正负极材料、隔膜等,胜华新材和海科新源生产的电解液溶剂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海科新源公司是国家级电池电解液溶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等全球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风电领域,规划建设了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目前已累计签约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268亿元,是全省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金雷公司生产的风电轴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自主开发的“超大型海上18兆瓦风机主轴铸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氢能领域,我市炼厂制氢、氯碱副产氢规模全省首位,氢气生产能力105万吨/年,建成全省首个“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汉德公司研发生产的双极压滤式强碱性水制氢电解槽装备,每小时可电解水制氢1300标方,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光伏领域,我市以光伏组件为核心,逐步构建起了“硅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的产业链条,光伏组件产能达到2.4GW/年,产品出口多个国家。

当前,新能源产业作为东营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降低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市将新能源产业链作为八大标志性产业链之一,重点进行培育,加快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谋划实施东营宁德时代零碳产业园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快速提升能级。我们相信,未来东营市新能源产业将持续扩大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876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尉彬彬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专注于碳酸酯系列电池电解液溶剂、添加剂和高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3年7月7日,海科新源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现建有山东东营、江苏连云港、湖北宜昌三个生产基地,东营、苏州两个研发中心,欧洲、美国两个海外子公司,并在韩国仁川设立办事处。此外,公司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山东新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多产品柔性共线孵化基地,兼具中试与小而美产品工业化生产能力。

海科新源是国家级电池电解液溶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龙头地位。在国内,海科新源是比亚迪、天赐材料、国泰华荣等头部电解液生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在海外,海科新源牢牢占据三菱宇部、中央硝子、亿恩科等龙头第一梯队供应商地位。海科新源的产品通过这些头部企业最终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的供应链体系。

在精细化学品领域,海科新源聚焦高端日化防腐保湿、香精香料、医药市场,同时具备药用辅料丙二醇、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生产资质,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实现绿色生物基1,3—丁二醇工业化量产的企业,有力推进了高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的进口替代。

海科新源的快速发展,促进行业地位不断攀升,公司先后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绿色工厂、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993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刘凤伟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注册资本10亿元,为金雷科技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雷股份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了集高品质风电核心部件铸锻造、精密加工、表面防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金雷重装在母公司经营发展的基础之上,先后获得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专精特新企业、东营市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等荣誉,承担的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和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

公司主营业务是5-30MW高端风电轴系产品和大型海上风电铸件的研发与制造,产品销售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客户主要有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恩德、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上海电气、中船海装等全球头部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公司顺利通过了职业健康、环境、质量三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获得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参与起草风电核心部件国家标准2项。

公司聚焦新能源装备领域,紧跟风电装备大型化、海洋化发展趋势,先后攻克了铸造、机加工、涂装等工序的技术瓶颈,形成了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开发的“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公司在超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同时,构建了多维度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了集高端风电核心部件设计、研发、采购、生产、检测、销售于一体的敏捷响应机制,通过坚实的技术基础、稳定的产品质量、快速的交付能力及优质的售后服务,在行业内建立起了独具“金雷特色”的产品形象和品牌认知。

公司与德国恩德合作的传动链装配业务,预计2025年能实现3亿多的外贸额,2026年达到10亿元。这是公司在风电产品主营业务外,首次尝试延伸产业链并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继续扩展整机装配业务,增加合作企业,探寻多元化发展道路。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408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王兢克

山东汉德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钻机电控系统民营生产制造商。公司专注钻机电控系统研发制造近二十年,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的核心供应商,连续多年蝉联中石化框架标首位,占据其市场份额50%以上。作为国内技术领军企业,汉德是唯一一家实现钻机核心动力(电机)、电控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体化自主生产的企业。

近年来,公司在稳固传统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性布局氢能装备与储能装备制造两大新兴领域。

氢能装备领域中,汉德已建成覆盖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纯化系统等核心环节的氢能装备全产业链生产线,目前具备年产100套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的能力。今年,公司成功建成并投用12MW氢能测试站,该测试站是北方地区首家具备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全流程测试验证能力的平台,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研发验证与质量保障能力。目前,产品已成功进入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进行测试,并与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服务于陆地油田的绿氢应用需求。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汉德积极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模式,致力于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绿氢制备、存储高效结合。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储能系统可有效对接电网调峰需求,解决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目前已在多个区域性微电网项目中成功应用。

展望未来,汉德公司将充分依托胜利油田石油装备产业集群优势,深度整合其在传统石油电控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着力构建跨领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持续推动技术自主化、生产规模化、场景创新化,汉德正加速实现在氢能与储能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公司将以“绿电+绿氢”为核心战略方向,全力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

答记者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当前国际新能源材料市场竞争激烈,海科新源公司是如何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876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尉彬彬

海科新源秉承“卓越与创新”的二元文化,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卓越“五星级”技术营销服务。

一是持续创新研发投入,构筑产品技术壁垒,同时,前瞻性布局新型溶剂、添加剂产品研发。截至目前,公司已获专利授权128项。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2%,同比增长65%。

二是打造专业化技术营销服务与高效物流交付团队,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基于“三基两翼一枢纽”的产业布局,公司构建起一个国内48小时、全球7天的客户服务与交付网络。

三是全价值链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公司以向理论值、行业值、最优值的“三对标”为抓手,广泛开展工艺优化与流程再造,持续挖潜增效,夯实盈利基础。

公司多年获评比亚迪、天赐材料、湛新树脂优秀合作伙伴,并入选锂电材料“十大客户信赖品牌”,是客户与行业对公司综合实力认可的最佳体现。

山东广播电视台东营记者站记者

金雷公司面对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需求,具备哪些核心竞争优势呢?这些优势又如何助力东营市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993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刘凤伟

金雷公司主要具备以下几项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坚实的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我们深耕风电主轴、轴承座、轮毂、底座等大型风电部件领域多年,拥有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核心技术和完备的研发体系。特别是针对海上风电大型化、轻量化、高性能的严苛要求,我们在材料研发、结构优化、制造工艺上持续突破,QT500-14球墨铸铁材料的成熟应用,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外头部整机企业的长期战略供应商。

二是高效的规模化制造与交付能力。我们拥有专业风电主轴及铸件生产线,具备高效、稳定的批量化生产能力,风电大型装备的规模化布局,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快速增长带来的大兆瓦级核心部件需求。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精益生产管理确保了产品的稳定性与高可靠性。公司目前下线的最大产品为26MW底座,已由整机厂完成样机组装,在东营的测试基地进行整机测试,这也是目前全球下线的最大风机。

三是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协同。作为东营市风电装备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我们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于东营市优越的区位、港口、土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强力拉动了本地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装备制造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力基础,吸引上下游配套。

未来,金雷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支持东营市构建技术领先、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高端风电装备产业生态圈,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东营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汉德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能为东营带来怎样的优势呢?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408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王兢克

我们新能源业务的蓬勃发展,预计将为东营带来多方面的显著收益。

一是驱动产业升级,打造新增长极。东营是传统的石油装备制造强市,汉德依托胜利油田产业集群优势,将传统石油电控技术能力与新能源装备制造深度融合,率先在东营布局氢能装备全产业链生产线(如电解槽、纯化系统)和先进储能项目。这不仅是对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赋能升级,更是在东营培育了一个全新的、高附加值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城市经济注入强劲的绿色新动能,推动东营从“石油之城”向“综合能源之城”转型。

二是吸引高端要素,提升区域竞争力。新能源产业是技术、资本、人才密集型产业。汉德新能源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像今年建成的北方首个、全国第六家12MW氢能测试站这样的重大设施,将显著提升东营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和高端制造能力。这将有力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招揽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带动相关研发投入,从而提升东营在整个环渤海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创造优质就业,贡献经济增量。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投产和后续运营,将直接在东营本地创造大量高质量的研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同时,也将带动本地配套供应链的发展,间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随着产能释放和市场拓展,汉德新能源业务将为东营带来可观的产值、税收贡献和出口创汇,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新增量。

四是树立转型标杆,提升城市形象。作为东营本土成长起来的领军企业,汉德成功实现从传统能源装备向新能源高端制造的跨越,本身就是东营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和亮丽名片。我们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能为东营乃至山东省的传统工业城市转型提供有益借鉴,提升东营作为能源创新高地和绿色产业先锋的城市形象。

总而言之,汉德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目标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要扎根东营、服务东营、贡献东营,助力家乡在能源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将与东营市携手同行,共同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当前我市新能源产业在锂电、风电、氢能、光伏4个细分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这4个产业进一步提升能级呢?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26/1200384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王清海

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自身优势,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起了具有东营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在锂电、风电、氢能、光伏4个细分领域继续发力,坚持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开发。

一是支持锂电产业链式发展。今年3月份,市政府与宁德时代签署了共建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宁德时代绿色电芯等重大项目建设,下步我们将继续以宁德时代电芯制造为核心,系统谋划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引,持续巩固发展优势,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锂电产业基地。

二是引导风电装备产业巩固发展。依托新建成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和正在建设的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为风电主机企业提供全方位研发、测试、认证等服务。建设万吨级风电专用码头,为风电装备企业提供大部件运输装卸能力,创造出海条件。

三是鼓励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积极推进203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绿电绿氢重化工园区用能互动示范工程,争取绿电与烃制氢联产烯示范工程申报国家级能源领域氢能项目试点,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征和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化工城市转型样板。

四是助推光伏产业资源带动发展。依托区位优势,以海上光伏基地和鲁北盐碱滩涂地光伏项目为重点,继续谋划推进海上浮动光伏项目建设,通过资源开发带动光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