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网络名人行走进北京西城见证老城焕新
2025-10-14IP属地 湖北1

10月30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京彩篇章”网络名人行活动走进西城,20余名网络名人、“网红”、校园网络达人探访了西城区天桥、大栅栏、白塔寺等地,打卡疏解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见证老城焕新。

游览最美院落见证天桥变迁

桥在中轴上,地临御路旁,天桥位于中轴线南段。活动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天桥的文化片区。网络名人先是走进天桥印象博物馆,梦回老天桥城南游艺园,与NPC互动体验,从玩、学、观、听、赏、品六个角度,全面感受天桥地区的演艺文化、市井文化、京味文化、古都文化,尤其是中轴线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的厚重魅力。再走进城南印迹小微艺术馆,新中式设计映入眼帘,各类花卉装饰着有着150年历史的屋梁,院内的枫叶也红得正艳,两只小猫懒散地躺在椅子上。

实际上,在改造之前,小屋内木梁破败、地面坑坑洼洼,显得了无生气。如今的小院艺术气息与生活氛围完美相融,而像这样的小微艺术馆、博物馆空间、艺术家工作室如今已经遍布天桥文化历史街区。

见证街区更新品味古今交融

漫步大栅栏,古建筑鳞次栉比,老字号汇聚云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融合共生。其中,杨梅竹斜街片区位于大栅栏文保的核心区域,文艺范儿十足。老砖瓦步道、爬山虎掩映下的木招牌,有原住民悠闲地街边闲聊,有浓厚北京基因的小店可逛……经过修缮保护、腾退提升的杨梅竹斜街告别了曾经的拥挤脏乱,随着一批具有北京味道小店的入驻,呈现出了老北京胡同浓浓文化味道与烟火气的完美融合。网络名人行走其中,欣赏青云阁、济安斋书店等文化点位和创新业态,见证“绣花”式的院落街巷改造成果,在乾坤空间、绿植与黑胶、祈润香坊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感受浓郁的文化艺术底蕴。之后,网络名人来到观音寺片区,在改造后的姚江胡同、樱桃茶院,体验京味儿商业文化和胡同肌理。实际上,这里开创了“共生街区”的保护理念。姚江胡同作为首个开创性试点项目,提出“突破共生院边界,划定共生单元,补充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打造功能混合、活力共生”的共生街区理念。通过采用专利技术和引入功能配套,解决了此前区域院落零散、低洼院落积水严重、公共空间狭小、居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形成老城街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共赏白塔焕新感受市井气息

白塔寺街区位于西城阜成门内,这里的建设与元大都同步,不到800年,形成了宗教、民俗、商业等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交融共生的老北京市民生态。网络名人漫步宫门口东西岔,映入眼帘的就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商业业态:JMCafeBakery、福福餐厅、胖妹拾糖,各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古朴与科技相交融的店铺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一位旅游博主说:“在西城长大的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白塔周边硬件设施的焕新,感受到新老居民生活方式的焕新,红墙白塔的浓浓京味儿给西城带来了新活力,我推荐大家都来这里CityWalk。”

驻足白塔书院,工作人员向网络名人介绍了白塔寺周边“有机更新”思想的探索和老城可持续性保护项目的进展。各种院落点式改造,同时提升街区环境和视觉体验,改善老城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西城美食节、冯唐《我是猫》书画展等文化活动的举办,实现街区高品质业态植入与更新的同时,也提升了街区公共空间品质。以“北京文化休闲打卡地、金融街配套服务承载地”为目标,使得这里的风貌得以恢复,业态活力得以提升,白塔寺街区在星火点点的更新实践中日渐向好。(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