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这份“成绩单”请查收

   日期:2025-08-06     作者:6jxs2       评论:0    移动:http://mip.soyinfo.com/mobile/news/27.html
核心提示:“‘浙江实践’不仅仅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典型样本’,也是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答卷’。”日前,国家

“‘浙江实践’不仅仅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典型样本’,也是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答卷’。”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以“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周年。20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知识产权深度融入“八八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之路。

浙江企业创新活力迸发,目前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到15.4万家。

创造能级显著提升,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64倍,达到45.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30倍,达到491.6万件,专利密度和商标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突破5000亿元,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地理标志惠及农户13万户,相关年产值破千亿元。

数字背后是什么样的坚守与深耕?来看浙江的做法↓↓

厚植创新生态

五年间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翻番

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核心使命,浙江省委、省政府5年内3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大会,高规格制定印发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系统编制发展路线图。

2022年,为激励全社会创新创造,浙江省政府设立了全国首个涵盖知识产权所有门类的知识产权奖,包括大奖2项、专利奖、商标奖、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奖合计300项,奖金总额高达3750万元。第一届共有285个单位和项目获奖。

近年来,高价值专利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实力的硬核标尺。为进一步提升创造质量,浙江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梯次递进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网,强化“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突破15万件,近五年翻了一番多。

锻造产业引擎

唤醒高校院所“沉睡专利”8777件

这两年,浙江推动知识产权强链兴企,着力打通创新源头,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近十分之一的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率先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做好知识产权+金融文章,2024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1.17万家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

浙江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成功构建起一套激励数据创新、激活数据潜能的制度体系。目前,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量已达2.2万件,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的企业,累计实现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登记数量和转化金额均占全国七成左右。

为了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浙江实施“金种子”计划,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赛道,分级分类提供“陪伴式”服务,目前已形成500家样板级、3065家成长级、11361家孵化级的“雁阵梯队”,累计提供超10万次精准服务。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 src="http://hsu.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06/142937331.jp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width: 0px; border-color: initial; --tw-translate-x: 0; --tw-translate-y: 0; --tw-rotate: 0; --tw-skew-x: 0; --tw-skew-y: 0; --tw-scale-x: 1; --tw-scale-y: 1; --tw-transform: translateX(var(--tw-translate-x)) translateY(var(--tw-translate-y)) rotate(var(--tw-rotate)) skewX(var(--tw-skew-x)) skewY(var(--tw-skew-y)) scaleX(var(--tw-scale-x)) scaleY(var(--tw-scale-y)); --tw-border-opacity: 1; --tw-ring-offset-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ring-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blur: var(--tw-empty, ); --tw-brightness: var(--tw-empty, ); --tw-contrast: var(--tw-empty, ); --tw-grayscale: var(--tw-empty, ); --tw-hue-rotate: var(--tw-empty, ); --tw-invert: var(--tw-empty, ); --tw-saturate: var(--tw-empty, ); --tw-sepia: var(--tw-empty, ); --tw-drop-shadow: var(--tw-empty, ); --tw-filter: var(--tw-blur) var(--tw-brightness) var(--tw-contrast) var(--tw-grayscale) var(--tw-hue-rotate) var(--tw-invert) var(--tw-saturate) var(--tw-sepia) var(--tw-drop-shadow);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vertical-align: middle; width: 639px; border-radius: 4px; white-space: initial; outline: none !important;" />

护航民营发展

海外维权为企业挽回损失4亿多元

一方面,浙江聚焦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快速获权需求,积极争取布局建设2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专利预审领域全面覆盖“315”科创体系和“415X”产业集群。近三年来,民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达150%。

另一方面,浙江聚焦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需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受理机制,给知识产权维权按下了“加速键”,在全省推行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简易程序,创新推出“独任审理”“先行比对”“径行裁决”等便利当事人的举措,办案周期比法定周期压减50%,企业维权不再“跑马拉松”。

这两年,随着浙江品牌不断走向海外,民营企业也遇到了“出海易、维权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浙江共计建成9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19家海外工作站,去年实现重点案件应对指导100%,为企业挽回损失4亿多元。

助力共同富裕

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惠及农户达13万户

以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为突破口,浙江开辟了地理标志全要素保障、全方位保护、全产业链提升的富农新路径,不断推进地理标志产业与文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地理标志+景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文化”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至去年底,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达到4200家,形成350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惠及农户达13万户,产品溢价30%以上,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 src="http://hsu.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06/142937541.jp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width: 0px; border-color: initial; --tw-translate-x: 0; --tw-translate-y: 0; --tw-rotate: 0; --tw-skew-x: 0; --tw-skew-y: 0; --tw-scale-x: 1; --tw-scale-y: 1; --tw-transform: translateX(var(--tw-translate-x)) translateY(var(--tw-translate-y)) rotate(var(--tw-rotate)) skewX(var(--tw-skew-x)) skewY(var(--tw-skew-y)) scaleX(var(--tw-scale-x)) scaleY(var(--tw-scale-y)); --tw-border-opacity: 1; --tw-ring-offset-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ring-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shadow: 0 0 transparent; --tw-blur: var(--tw-empty, ); --tw-brightness: var(--tw-empty, ); --tw-contrast: var(--tw-empty, ); --tw-grayscale: var(--tw-empty, ); --tw-hue-rotate: var(--tw-empty, ); --tw-invert: var(--tw-empty, ); --tw-saturate: var(--tw-empty, ); --tw-sepia: var(--tw-empty, ); --tw-drop-shadow: var(--tw-empty, ); --tw-filter: var(--tw-blur) var(--tw-brightness) var(--tw-contrast) var(--tw-grayscale) var(--tw-hue-rotate) var(--tw-invert) var(--tw-saturate) var(--tw-sepia) var(--tw-drop-shadow);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vertical-align: middle; width: 639px; border-radius: 4px; white-space: initial; outline: none !important;" />

浙江还大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品牌培育。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丽水市政府协同加强“丽水山耕”公共品牌培育,形成了以“A标(通用标准和认证规程)+B标(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标准体系,组建“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吸收会员500余家,覆盖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此外,“天目山宝”“禹上田园”“苍农一品”等一批浙江名特优品也“百花齐放”,纷纷上榜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Top100榜单。

来源: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