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线第一天起,就没出过Steam全球热销榜前三。但国内几乎无人知晓。
这就是:Schedule 1
头顶是CS:GO,脚踩是绝地求生
它当然也登顶过,只是撰稿时,它排在第二
简而言之,这是一款“绝命毒师”模拟器,在类GTA的模拟城市里,白手起家,从一名街头卖药的,到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自己制药、自己销赃,雇一堆臭牛马给自己打工,黑吃黑,把刚卖掉的货偷回去,跟警察火并,
并且可以多人联机,有意想不到的奇妙乐趣。
游戏获得惊人的好评率!上线半个月,Steam评价达10万条,而好评率高达98%!
——你能想象吗?这个仅由1人开发的游戏,半个月时间,就卖了3.27亿!人民币!
(该数字来源VG Insights估算,仅代表撰稿时的数字,且估算本身并不精准。在其他数据网站估算中,销量远比VG Insights更高,也就是预估销量会更夸张。我们采用的是市面上最保守的一个估算数值。)
1个人!
毫无疑问地说,它大概会是2025年的「最火独立游戏」。虽然今年刚过去1/4,但恐怕难以诞生比它更强的选手了。
它甚至是全Steam在线最多的前5个游戏里,唯一一个花钱才能玩的。恐怕几年之内,都未必再有游戏能达到这么夸张的成绩。
但在《Schedule 1》10W条评论里,中文评价仅605条。
我们认为,作为一款游戏来说,一款世界范围内当下最火的游戏,国内玩家却几乎无人了解。这是一种损失。
题材敏感缘故,我们不支持任何人制、贩、吸食毒品。游戏背景设定在美国,现实切勿任何模仿!
请勿对它产生高于《绝命毒师》和《无耻之徒》的情感。在我国,参与毒品制售是严重犯罪,持有毒品是严重犯罪,吸食毒品将受到行政处罚。从近代以来,我国深受鸦片毒品之害,勿忘民族恨,谨记今日福。现代社会,毒品导致家破人亡血泪历历在目,铭记缉毒警察同志们的付出与牺牲。
且,游戏演绎的制毒流程,与真实制作场景大相径庭。企图照着游戏模仿,就像玩过了《碧蓝航线》就以为自己能开航母了一样可笑。止步于游戏,切勿任何模仿!
游戏开篇。
Schedule 1 看起来画面糙的不行,但它有《我的世界》和《泰拉瑞亚》一样的魔力。
“Schedule 1”是个奇怪的名字,是一种术语。其中“Schedule”直译为“清单;计划表”;而“1”代表“1类”。
在美国,“Schedule 1”特指那些没有公共医疗用途、且极易被滥用的精神药物。
这个清单还有2类、3类、4类、5类,成瘾性和危害依次递减。也就是说,“Schedule 1”本身就是“极危药物”的含义。
故事开头,你是一名南方来的小药贩子,在一个没钱、没货物、没关系的城市里,你只有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工作。
你的叔叔刚被捕了,但幸好你开着房车提前跑路。房车里有种某些植物的花盆、工作台和紫外线灯,足够你大展宏图。但现实很快教了你一课——
就在你刚离开一会儿的功夫,你的房车竟被人炸了?!犯案者留下纸条:
欢迎来到海兰角,这是我们的地盘,别惹事。——署名:TB。
欺人太甚!本地帮派太没有礼貌了。
但你只是没权没势的小混混,打碎了牙咽进肚子里。
你只能掏空身上最后一点钱,租间破公寓,重新买花盆、泥土、种子、农药,拉上窗帘偷偷摸摸开启种菜之路。
「种田」是游戏第一个主要玩法。
和《绝命毒师》不一样,海森堡是化学家,直接用材料合成。而你将用花盆自己种某些植物,播种、光照、育肥、收割。长成了把花蕾一个个剪下来,手动一个个打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何尝不是一种星露谷?
这时手机发来了客户的消息,「出货」的机会来了。
你要送外卖上门。然而满大街都是条子,你得想办法绕开他们,并躲过搜身。
每位顾客都有“成瘾度”和“喜好的口味”,随着交易次数增多,也能增加“信赖关系”。
初期客户很少,你得想办法自己开客源。最好的对象是那些不嗑药的,准备些“免费”小样品,逐渐让全城人笼罩在成瘾的阴影中。
而当度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自动化」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您可是黑道皇帝!有园丁、化学家、保洁好多臭牛马的,伸着脖子等着为您打工。你也有资金购置些大型设备了,配置得当,能让生产高效率的自动进行。
而销售,也可以通过招募小弟解决,给他们一点提成,很多人乐意帮你卖货。
你可以购置多地房产,把产业分散在城市各地。郊区的大厂房里,专门规划的种植大棚、化学实验室、封装厂。坐享其成,每天自动有好几千刀收入进账。
终于能闲下来了,「厨艺」才是你的终极追求。
你是个厨子。you are a c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