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在不久前,小前线还能看到电梯广告屏里铂爵旅拍的洗脑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
没想到再次听到铂爵旅拍的名字,已是其疑似失联跑路、拖欠消费者费用的新闻。
虽然铂爵旅拍很快回应发公告表示,公司尚在平稳运营,但也透露了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事实。
而他们认为会一直亏损的原因,是疫情、是经济下行、是消费降级、是行业内卷,还有结婚率的下降。
好吧,不结婚的年轻人,又要背锅了!
有一说一,现在结婚率下降,的确不假。
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仅181万对,同比锐减15.9万对。
而在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数已跌破610万对,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冰点,不足十年前的一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一季度离婚登记从去年同期的57.3万对涨至63万对,增加5.7万对,相当于每天有9000对夫妻撕毁了结婚证。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除了不婚,晚婚也在成为大趋势。
全国“90后”平均初婚年龄已推迟到男性30.7岁、女性29.2岁,在北上广深,这个数字还要再涨两岁。
一边是结婚率的下降,一边是离婚率的上升,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的单身人士,或者说独居人士,确实越来越多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中国共有家庭户4.94亿户,其中单人户约1.25亿户,占比25.4%,预计到2030年,中国独居人口数量可能达到1.5-2亿。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既有历史遗留原因,也有现实因素,还离不开人们婚恋观念的转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近年来结婚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25-34岁,2024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出生于1990-1999年,即“90后”一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21-30岁人口(1990-1999年出生)仅有1.78亿,远低于31-40岁人口(1980-1989年出生)的2.15亿。
换句话说,本身适婚年龄的人口数量就是在下降,结婚人口数量当然也会随之下滑。
即便不少年轻人确实有结婚的想法,也不得不面对经济压力这一现实阻碍。
动辄数百万的婚房、数十万元的彩礼和婚礼费用,以及后续高昂的育儿成本,足以浇灭大多数人结婚的热情。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更别说,现在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数十年前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人们结婚说到底就是在互相“扶贫”。
但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发现一个人能过得轻松自在,自然不会再将婚姻视为人生必经之路。
当年轻人集体按下结婚的“暂停键”,一场席卷消费市场的变革也正汹涌而来。
前文提到的铂爵旅拍,正是受冲击最大的传统婚庆服务遇冷的缩影。
除了婚纱摄影,还有婚礼策划、婚宴酒店、蜜月旅行等,受结婚人数减少影响,订单量大幅缩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婚庆市场规模为2.84万亿元,同比下降约13.9%。
而且,结婚率跟出生率直接挂钩,2024年全国新生儿仅1003.5万,专家预测2025年可能跌破900万大关。
受此影响最大的,则是母婴行业和教育行业。
说个最直接的例子,在前些年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去香港代购奶粉的广告,但如今已经基本销声匿迹。
至于教育行业,前段时间我们写过,国内已经出现了幼儿园的关停潮。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小学入学人数也在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岗位需求的缩减,因此师范生和正在考教师编制的广大人群,也要认真考虑给自己找条退路了。
当然了,新婚家庭作为购房主力之一,他们的数量减少对楼市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楼市的低迷就不用多说了,更值得关注的是底层逻辑的重塑。
首先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呈现两极分化,开发商要么打造极致小户型,主打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多姿多彩;要么打造豪华大平层,满足的是已经有房家庭的改善需求。
同时,社区功能也在改变,将原属私宅的厨房、会客等功能公共化,共享空间成新标配。
△广州某新盘会所实拍
另外,在租赁市场中,1室户型也成为了香饽饽,需求热度稳居首位。(数据来源:安居客)
新增保租房中超60%为30-50㎡单身公寓,自如等机构也通过提供保洁、维修、社交服务,将租房从“过渡选项”变为“长期方案”。
不结婚的年轻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这么多行业,是否真的称得上是“罪大恶极”?
实则不然,正如那个有着分别卖伞和卖扇子的两个儿子的老太太的故事一样,换个角度去看,年轻人的不婚晚婚,也构筑起了万亿规模的单身经济。
就比如,人们虽然不找人类伴侣,但却对宠物伴侣情有独钟。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
还催生出了宠物殡葬、宠物相亲、克隆等小众赛道。
甚至于影响了房子的产品打造和装修,现在很多社区都会规划分体型犬类活动区,宠物游乐及便利设施;一些户型设计还会增加防抓挠材质、宠物动线规划,并预留猫爬架DIY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独居消费场景也在全面开花,像是近期打得热火朝天的外卖大战,瞄准的不正是懒得做饭的独居人群?
“一人食”餐饮店面数量也在显著增加,满足了人们“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需求。
另外还有游戏、直播、二次元“谷子”等大热行业,虽然不敢说消费群体都是独居人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已经成家的人士,绝对没有像独居人士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其中。

所以,与其杞人忧天于“年轻人为何不婚”,还不如以平常心去看待,坦然面对这一随之社会发展注定会诞生的趋势。
说到底,无论是两人三餐四季,还是一人一猫一世界,幸福从不拘泥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