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黑马出现了。
虽然大鹏的《长安的荔枝》表现出色,平台预测最终内地总票房逼近10亿。
但势头更猛的,显然是《南京照相馆》。
上映3天就拿到了将近4亿的票房,预测最终总票房将超过16亿。
关键是仅3天,口碑评价就突破8.5。
16亿,很可能只是《南京照相馆》的保底票房。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票房成绩也已经超过了全明星阵容,由名导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系列。
获得这样的成绩,演员功不可没,导演的水平,更是远在预期之上。
从影片中这处细节就能看到主创的用心。
一个非常隐晦的细节,导演拍的大人秒懂,小孩却看不出来。
高叶饰演的林毓秀,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迎合。
当日本人攻占戏院后,她的反应是讨好,给日本人唱戏,以求一个活命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是崩溃。
具体呈现就是大量的哭戏,以及与照相馆的其他人聊天时,展现出来的迷茫。
第三个阶段是觉醒。
知道放低身段讨好日本人是没用的,他们不过是一帮畜生,从而决定将照片带出去。
明面上,林毓秀转变的原因是她看到了日军的暴行。
亲眼看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日军活活摔死,而她却要抱着死了的孩子配合日军拍亲善照。
也看到了那些熟悉的人以各种惨烈的死状出现在照片里。
但影片没有提到的是,林毓秀其实是遭遇过凌辱和侵犯的,并且是三次。
第一次是王广海(王传君饰演)进入戏院的最后一刻,看到了戏台上的林毓秀,正在被日本人调戏。
那些日本人伸出去的手,是要扒光林毓秀的衣服,因为意外让林毓秀逃过一劫。
但这只是戏剧化的处理,如果没有王广海出现的那最后一秒,林毓秀会经历什么?想必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想象得到。
而处理最精妙的,是照相馆的那场戏。
向来体面的林毓秀,在给日本人唱完戏之后,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从小孩子的视角来看,会心生疑惑。
怎么出去唱歌,回来妆也花了,衣服也凌乱了呢?
但从大人的视角看,已经秒懂林毓秀遭遇了什么。
不需要实际的画面去呈现林毓秀具体的经历,光是想象就能脑补出当时的画面。
因为林毓秀的戏,不是唱给一个人听的。
如此狼狈的状态,也不会是一人所为。
很可能是第一次险些被凌辱的场景,还是真实发生了,才会让林毓秀彻底绝望,痛不欲生。
要知道,林毓秀虽然是小演员,还到不了大明星的程度,但也有做这份行业的骄傲。
因此她几乎都是光鲜亮丽的,哪怕是转移到照相馆,也把自己打扮的很精致,小演员却有大明星的即视感。
但林毓秀被侵犯是必然的。
与她的长相无关,仅仅是因为这些日本人谁都不会放过。
影片中有一幕,日军拖着一个护士往病房里走,镜头不需要拍她被凌辱的过程,就足以让人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逃得过这些日军的魔爪。
更何况是给日本人唱戏,长得漂亮身材又好的林毓秀。
第三次则是伊藤露出了真面目后,他身旁的日本军官将林毓秀拽进了侧屋,准备对其实施侵犯。
这同样是林毓秀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是王广海难以忍受这样的场景,林毓秀恐怕在被凌辱之后,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导演的这些隐晦表达,成年人一下子就看懂了。
不需要具体的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跟着揪心。
在路演现场,高叶提到曾问过导演关于这些戏的问题。
《南京照相馆》给过她两版剧本。
林毓秀在第一版的剧本里,有一些被凌虐的戏,但在第二版剧本里就没有了,是不是导演主动删掉了?
导演的回答肯定又直接,“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
难怪高叶为此觉得感动。
虽然作为专业的演员来说,如果有这种戏的需求,同样要敬业的完成。
但呈现南京大屠杀时期女性受虐的过程,真的有必要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导演去掉了这些戏份,并不影响剧情的完整性,通过细节对林毓秀遭遇的暗示,就已经让观众有了心痛愤恨的感受了。
可见,把一个女人压在身底下脱衣服的戏,是可以省略的。
这就是《南京照相馆》导演的格局。
加上这样一场戏,或许能够起到博眼球的作用,甚至增加电影的话题讨论。
但真正的作用,不过是满足了某些人的恶趣味。
而导演申奥拍电影的目的,并不在此。
“其实我们拍这个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观众展示所谓的血腥暴力侵犯等等恶劣的行径,这些行径在历史课本中,在我们大家成长的过程当中,都若干次的被教育过,被了解过。”
“所以我拍这个电影,第1个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段历史,第二是为了让大家能发现,在这个时代这么美好,这么昌盛繁荣的国度里,我们全中国人民一起创造了奇迹。”
“以及在那个残酷年代当中,那么杀戮血腥的年代当中,人性的光芒。”
在导演申奥的眼中,国家受到了侵犯和压迫,没有所谓的性别之分,也没有地域之分。
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全民族,全国家的事情。
也正是这样的出发点和思想深度,让申奥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特意的去强调性别,也没有让女性被凌虐成为话题的工具。
电影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是在这样的时刻,所有中国人都是命运共同体。
可以说《南京照相馆》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真正让大家看到了抗战题材的感染力,以及新生代导演的实力和魅力。
结语
好电影值得被看到。
近几年女性议题常常被提及,《南京照相馆》本身可以借用林毓秀这一角色吃一波红利。
但电影保住了初心。
没有为了迎合搞噱头,甚至没有像其他抗战电影,用各种烧钱的大场面展现战场。
而是选择了南京大屠杀留存影像的角度,讲述了真实发生的故事。
从导演到演员,自始至终的目的想必只有一个,让大家铭记那段历史。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