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大宅门里的如烟往事(二)

   日期:2025-09-15     作者:m1cyb       评论:0    移动:http://mip.soyinfo.com/mobile/news/703.html
核心提示:席正甫家族——三代买办统治汇丰银行半世纪关于苏州洞庭席家,大凡老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因为外滩那栋最庞大、最豪华的建筑、外国

席正甫家族——三代买办统治汇丰银行半世纪

关于苏州洞庭席家,大凡老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因为外滩那栋最庞大、最豪华的建筑、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原先就是席氏家族为之打理的,而且一打理就是祖孙三代人,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

席正甫当年和后母及两个弟弟生活得很辛苦,靠哥哥席嘏卿在上海洋行里打工维持家用。席正甫十来岁时也来到上海滩闯荡,在舅舅沈二园的钱庄里当学徒。几年后,席家兄弟用积蓄开了自己的钱庄。不多久,席正甫就在外国人开的大银行——汇丰银行里坐稳了买办的位子,一坐就是三十年。

位于东平路1号的席家花园是一栋三层老洋房,红顶黄墙,雕花精美。小楼底层原有一道内廊,望出去是一片草坪,草坪上拉上网子,就可以打球。现在,此地是席家花园旗舰店,和席家不相干的人在老宅里经营着本帮菜。尽管花园和草地都不复存在了。不过每年秋风刮起的时候,总会有一对优雅的双胞胎姐妹出现在席家花园的餐桌边。她们是席家第40代后人席与昭、席与明。她们曾在这里生活了20年,如今88岁高龄依旧保持着柔美的身段,依旧每天弹钢琴,依旧说起话来亲切柔和,如同她们的母亲。

张石铭家族——收藏世家的藏宝阁

1966年,红卫兵高举红旗上街扫“四旧”的时候,一天,一支队伍冲进了苏州河边的一个大宅院……这种地方一看便知,肯定是过去地主老财的豪宅旧院,注定是被“革命”的对象。

小将们发现屋子有地室时,认定里面一定藏着成堆的金银珠宝。用手电筒一照,居然全都是青铜器、瓷器、玉器等文物。邻居们不知道这些是谁的东西,就连在房子里当了半个世纪奶妈的丁妈也茫然不知。很快,眼前的无主文物被洗劫一空。

数年后,大宅院里又挖出了一批古钱币。有人就动起了外脑筋,想把东西弄到国外发财,结果是相干人一律锒铛入狱。大家都说是房子以前主人的魂在显灵。

主人姓张,就是老上海的收藏大王张石铭。他是南浔“四象”(南浔人将家财上千万的富翁称为“大象”)之一张颂贤的长房长孙,光继承的遗产就是普通人几辈子都花不光的。从张石铭算起,张家三代都是收藏家。

张石铭在上海的藏宝阁位于南无锡路162号,以前叫“峻德里”。这是介于四合院和石库门之间的两层“楼院”。墙头有两丈高,大门能开进6轮卡车,天井里有一个巨大的假山盆景,院内木雕和砖雕无处不在。用来藏宝的地下室就位于第二进院的楼梯下面。解放后,这里成了大杂院,一共住了75家房客。

张石铭的七子张叔驯是赫赫有名的“古钱大王”,在民国收藏界无人不知。他的藏宝阁就在淮海路和武康路之间的大三角里。当年这一片是外国人聚集的花园部落,张家的大花园给国人增了不少面子。东西两栋主楼前有个荷花池,草坪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牛毛细草,细软翠绿,足足可以安下四个网球场。草地绕过小楼伸向园北的一条小河。从高处俯瞰,两栋楼就像是浮在海面上的两艘游船。解放后,西楼成了解放军总参谋部驻沪的一个保密机关,东楼则成了上海交响乐团所在地,门牌号为湖南路105号。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